高考填報志愿熱門專業之計算機類專業解讀
隨著高考的進程,一年一度的高考填報志愿也逐步開始了。今年,可能受張雪峰老師和各位網紅大咖的影響,學生和家長在填報志愿時選擇計算機類專業的考生越來越多,也有人開始擔心大家都報考計算機類專業,將來計算機類人才多了怎么辦?其實,這個問題沒有必要擔心,我國目前招生是計劃招生,也就是說,不管學生是自愿選擇專業或者被調劑到某個專業,學習每個專業的人數是固定的,所以,不會因為大家都選擇某個專業而導致這個問題。反過來,大家都想學習這個專業會導致只有高分考生才能有機會學到這個專業,對于國家來說是個好事情。
在這里,我先強調一下,不是所有學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畢業后都從事這個行業,這個有很多可能,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在報考計算機專業時沒有什么感覺,只是覺得計算機專業熱門,上大學后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自己不適合學這個專業,即使再努力也不會學得很扎實,甚至出現學不會的情況,所以,大家在選擇志愿時,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比如可以在報考志愿前抽時間去學習一下計算機專業的課程,最基本的如 C 語言、Java 語言等,測試一下自己對這個專業的知識是不是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有興趣都可以學會。
隨著科技的發展,從事計算機行業的人大概都知道,現在這個行業的分工越來越細,所以,相對應的高校也把計算機專業細分為很多專業,從這幾年的招生計劃中可以看出,大概有十多個專業,對于學生和家長在選擇這些專業的時候只從名稱上看也看不出有什么區別,今天我帶大家對計算機類專業細分進行解讀。
首先,我們以一張圖把計算機類專業的相關專業列出,如下圖所示:
(特此聲明:以上分類方法不一定正確,只是按照學科學習內容相關性進行歸類。)
接下來,我們重點解讀一些專業:
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主要研究計算機的設計與制造,包含計算機軟件、硬件的基本理論、技能與方法,進行計算機系統和軟件的開發與維護、硬件、網絡等。相較于網絡工程、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所學范圍更廣。該專業既包括計算機硬件的組成構成原理,也包括計算機軟件的開發,還有計算機網絡方面的知識,屬于比較全面的一個學科,為以后學習計算機方面的應用實踐知識奠定一個相當好的基礎,(因為計算機專業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專業,技術更新快是這個行業最重要的特點。)
學習內容:《C++程序設計》、《Java語言程序設計》、《數據庫系統原理》、《計算機網絡原理》、《計算機系統結構》、《數據結構》、《操作系統》、《軟件工程》、《離散數學》 等。
2.軟件工程:軟件工程專業主要研究計算機各類軟件的構造、設計、開發方法、測試、維護等相關的知識和技術,涉及程序設計語言、數據庫、軟件開發工具、系統平臺、設計模式等多方面,進行軟件需求分析、軟件設計、軟件測試、軟件維護等。同時也包括軟件工程管理方面的內容,以及軟件工程開發方法如:瀑布式、敏捷開發等。
學習內容:《C/C++程序設計》、《Java語言程序設計》、《軟件工程》、《電路與模擬電子技術》、《操作系統與網絡編程》、《WEB技術與應用》、《數據結構與算法》、《數據庫開發技術》、《算法分析》、《人工智能技術》等。
3.網絡工程:網絡工程專業主要研究計算機軟硬件、網絡與通信系統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術,進行計算機網絡系統的規劃設計、維護管理和應用開發等。
學習內容:《電磁場與電磁波技術》、《模擬電路基礎》、《應用技術》、《局域網技術與組網工程》、《Web與數據庫應用》、《通信網絡理論》、《網絡安全與信息加密技術》、《網絡工程與網絡管理》、《網絡監控與管理》、《網絡協議棧分析與設計》等。
4.數字媒體技術: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主要研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數字媒體的設計和應用開發等,將抽象的數字、作為實物的媒體以及計算機技術三者結合,常見于游戲、動漫類行業。如:動畫場景設計、角色形象設計、游戲程序設計、VR技術研發等。與數字媒體藝術相比,數字媒體技術更偏向于編程開發,數字媒體藝術則偏向于美工設計。
學習內容:《素描實習》、《游戲設計基礎》、《計算機三維建模》、《網頁制作與腳本編程》、《編程技術》、《數字媒體后期制作》、《動畫插件編程》、《動畫渲染》、《計算機美術基礎》、《計算機圖形學原理》 等。
5.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主要研究信息系統、信息安全與保密、網絡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術,采取各種防護措施,對信息、網絡、服務器等進行安全保護等。如:電腦防火墻的搭建、入侵檢測系統的設計、網絡病毒的檢測分析、殺毒軟件的研發、企業內網的監測排查、軟件漏洞的挖掘與修復等。
學習內容:《模擬電路基礎》、《密碼學導論》、《計算機系統與網絡安全技術》、《網絡協議工程》、《網絡防御與對抗》、《 實踐及應用》、《程序設計與應用實戰》、《PKI原理與技術》、《操作系統及安全》、《安全協議與分析》
6.物聯網工程:物聯網工程主要研究物聯網的體系結構、信息處理、安全技術、系統及其應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涉及通信、傳感、網絡以及RFID、嵌入式系統等多個方面。
學習內容:《嵌入式原理及應用》、《無線傳感器網絡》、《匯編語言與微機原理》、《傳感器微操作系統原理與設計》、《應用密碼學》、《光電子物理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建模》、《微處理器系統設計》、《物聯網信息處理技術》等。
7.智能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基于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智能系統方法、傳感信息處理等科學與技術,進行信息獲取、傳輸、處理、優化、控制、組織等并完成系統集成,主要從事智能技術與工程的科研、開發、管理等。如:人工智能、VR技術、智能機器人、人機識別、體感游戲、無人駕駛技術等。
學習內容:《軟件開發技術》、《數據結構與算法》、《自然語言處理中的經驗性方法》、《機器視覺技術》、《智能控制與智能計算》、《智能信息網絡原理》、《內核分析》、《計算機網絡與WEB技術》、《數據分析基礎》、《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與實踐》等
8.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結合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主要研究現代電子、自動控制、電力工程以及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進行現代電子系統的開發設計、工藝控制、智能設備的軟硬件開發等。
學習內容:《固體物理學》、《材料機械性能》、《單片集成放大器電路設計》、《電路設計導論》、《多核計算與并行處理》、《工程概率方法》、《工程優化》、《基于微處理器的系統設計》、《控制系統分析與設計》、《數字通信信號與系統》等。
9.保密技術:保密技術專業是一門以計算機和網絡為基礎的現代化保密技術學科專業,主要培養掌握保密技術專業領域的基本理論和技術,能夠從事保密技術相關工作,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專業人才。例如:從事保密科學技術研究、保密產品研發、保密技術教育培訓、保密技術防護等專業工作。
學習內容:《信息安全概論》、《保密技術概論》、《密碼學》、《計算機與網絡安全》、《保密管理概論》、《保密法學》、《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原理》、《數據庫系統原理》、《操作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離散數學》等。
10.虛擬現實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專業在為學生講述虛擬現實核心知識的同時,結合大量實例與應用,讓學生深入理解虛擬現實設計理念以及開發流程,最終使學生具備扎實的核心素質與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培養熟悉策劃、設計、開發、管理等制作流程,具備獨立制作、研發產品能力的虛擬現實綜合應用型人才。
學習內容:《計算機圖形學》、《虛擬現實引擎》、《攝影攝像技術》、《云計算與大數據技術》、《人機工程學》、《數字圖像處理》、《軟件工程》、《操作系統》、《智能計算系統》、《影視剪輯》、《游戲創意與策劃》等。
11.區塊鏈工程:本專業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需求為指引,培養旨在應對社會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知識、區塊鏈技術基本理論和區塊鏈項目開發方法,具備較強的團隊協作、溝通表達、需求分析與識別、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終身學習等能力,能夠從事區塊鏈應用架構設計與實現、區塊鏈系統研發和區塊鏈運維、測試等工作,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且具有創新意識、創業精神的應用型人才。
學習內容:《數據結構》、《現代密碼學》、《云計算》、《計算機網絡》、《經濟學》、《應用統計學》、《區塊鏈原理與技術》、《區塊鏈應用研究》、《人工智能》《區塊鏈金融》、《智能區塊鏈》等。
12.密碼科學與技術: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將以培養出愛國進取、創新思辨、具有扎實的數理和網絡安全基礎知識的人才為目標。專業畢業生應掌握密碼理論與技術、密碼管理、密碼應用、密碼測評等專業綜合知識,具備相應的科學素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系統思維能力,擁有較高的產業視角和國際視野。能夠從事密碼測評、密碼管理、密碼系統設計與研發等工作,也可從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相關鄰域的工作。
學習內容:《密碼科學與技術導論》《密碼學數學基礎》《應用密碼學》《對稱密碼理論》《公鑰密碼理論》《密碼協議分析與設計》《密碼工程與應用》《計算機與網絡安全》《密碼分析與應用》《密碼測評與管理》《密碼芯片分析與設計》《密碼管理系統分析及應用》《密碼學法律與標準》等。
13.人工智能:人工智能( ),英文縮寫為AI。它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并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例如:人臉識別技術,語音識別技術、基于用戶興趣的智能算法推薦技術。
學習內容:《人工智能、社會與人文》《人工智能哲學基礎與倫理》《先進機器人控制》《認知機器人》《機器人規劃與學習》《仿生機器人》《群體智能與自主系統》《無人駕駛技術與系統實現》《游戲設計與開發》《計算機圖形學》《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的現代方法I》《問題表達與求解》《人工智能的現代方法II》《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
14.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該專業在國內主要有兩種研究方向,一種是研究遙感、地理信息系統,進行城市信息數字化、網絡化、可視化和智能化管理,如:GPS技術、手機上的數字地圖等,以武漢大學為典型;另一種是研究外太空的空間信息系統。
該專業與地理信息技術比較接近。
學習內容:《C/C++語言程序設計》、《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分布式空間信息處理及GPS應用實踐》、《空間分析與建模》、《空間數據庫原理與設計》、《空間信息共享服務》、《空間信息移動服務》、《空間信息應用編程技術實踐》、《空間信息與傳感器網》、《數字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等。
15.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該專業主要研究計算機科學和大數據處理技術等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從大數據應用的三個主要層面(即數據管理、系統開發、海量數據分析與挖掘)出發,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例如:內容推薦,商品推薦,電子地圖的最優路徑等。
學習內容:《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計算機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Java語言程序設計》、《語言程序設計》、《大數據算法》、《人工智能》、《數據建模》、《大數據平臺核心技術》。
該專業學習中算法部分實際上來源于統計學,統計學專業的學生也可以通過自學計算機專業相關課程后從事該專業工作。部分高校的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具有專業培養方向,如財經類院校有專門培養財經大數據方向的。
16.網絡空間安全:網絡空間安全主要研究網絡空間的組成、形態、安全、管理等,進行網絡空間相關的軟硬件開發、系統設計與分析、網絡空間安全規劃管理等。例如:網絡犯罪的預防,國家網絡安全的維護,殺毒軟件等安全產品的研發,網絡世界的監管等。
學習內容:《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數學基礎》、《密碼學》、《操作系統原理及安全》、《網絡安全》、《通信原理》、《可信計算技術》、《云計算和大數據安全》、《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安全》、《網絡輿情分析》等。
17.新媒體技術:主要培養面向新媒體與內容產業應用需求,具備傳播學、計算機、人工智能、大數據、媒體技術等專業技術知識的高水平、創新型、復合型人才,經過學習和培訓,畢業生以在網絡傳媒、移動傳媒、新聞出版等各類相關媒體單位從事與媒體產業相關的媒體數據挖掘、智能傳播、數字產品開發與方案設計、內容創意、生產制作、營運管理工作。例如:網絡社交媒體情感計算、輿情監控、新聞推薦等。
學習內容:《傳播學原理》、選題策劃、《圖形制作與圖像處理》、《計算機基礎》、《數字媒體基礎》、《數字出版實務》、《網絡編輯實務》、網絡營銷、《攝影與攝像》、《影視腳本編創》、《非線性視頻編輯》、《圖形元素程序設計》、《多媒體程序設計》等。
18.電影制作:該專業將導演、制片、攝影、剪輯、美術、錄音等專業整合,注重培養學生綜合利用各種知識、技能和工具進行視聽藝術表達和“講故事”()的能力。例如:拍電影、電視劇,微電影、創作網絡短片,有機會也可以成為電影導演、影視經紀人等。
學習內容:《藝術概論》、《視聽語言》、《導演藝術》、《電影攝影》、《電影錄音》、《電影音樂》、《電影造型藝術》、《電影聲音藝術》、《中外電影史》、《電視攝像》、《表演基礎》、《節目策劃》、《編輯基礎》、《劇本寫作》、《紀錄片理論與創作》、《電影美學》、《電影評論》、《電影作品分析》、《美學原理》等。
以上對計算機類專業逐一進行了解讀,內容來源于中國教育在線網,希望對今年參加高考的學子及家長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