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院感工作總結]科室院感工作總結范文部
《[醫院院感工作總結]科室院感工作總結范文部門學術意識工作總結.docx》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醫院院感工作總結]科室院感工作總結范文部門學術意識工作總結.docx(14頁珍藏版)》請在點石文庫上搜索。
1、醫院院感工作總結科室院感工作總結范文,部門學術意識工作總結 總結與計劃是相輔相成的,要以工作計劃為依據,訂計劃總是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其間有一條規律:計劃-實踐-總結-再計劃-再實踐-再總結。下面是網 為大家帶來的科室院感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科室院感工作總結范文醫院院感工作總結 年,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在醫院的正確領導大力支持下,院感科積極工作,進一步健全落實院感組織網絡,嚴格管理制度,開展必要的監測檢查工作。醫院各科室有力配合,護理部切實抓好科室消毒隔離技術操作、無菌技術操作及檢查考核,臨床科室及時認真填寫和上報科室院感病例,院感科做好院感病例的監測與分析,指導臨床科室控制醫院
2、感染。通過以上工作,年,我院院感病例共5例,院感率0.9%,全院無醫院感染暴發流行,有效將醫院感染控制在較低水平。一、健全組織,制定和完善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今年3月醫院調整了院感委員會,健全了院科兩級院感質量控制管理體系。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技術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辦法、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范、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等相關法律法規、規范、規章,結合我院實際情況修訂了我院的醫院感染管理,傳染病管理制度、職責、措施、流程等。二、針對院感薄弱環節,加強院感質量控制進一步完善了醫院感染的質量控制與考評制度,制訂了醫院感染質量綜合目標考核標準,根據綜
3、合目標進行督查反饋,全面檢查和梳理有關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認真排查安全隱患,為保證院感安全,切實抓好院感重點部門、重點環節的管理,特別是手術室、產房、檢驗科、治療室、急診科等重點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防止醫院感染的暴發流行。三、根據傳染病的管理要求,加強傳染病的院感防控進一步加強內科門診、發熱門(急)診等重點場所的管理,認真貫徹落實傳染病醫院感染控制要求,加大醫院感染防控力度,規范工作程序,特別是對全院醫務人員,加強了傳染病的防治和自身防護知識的培訓,嚴格落實了院感防控和個人防護措施,防止發生院內交叉感染,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四、根據院感管理要求,做好病例回顧
4、性調查年,全院共出院病人5456人次,其中外科出院2205次,內科出院2596人次,婦產科出院655人次,其中外科感染病例共3例,感染發生率為0.14%;內科醫院感染病例有1例,感染發生率為0.038%;婦產科醫院感染感染有1例,感染發生率為0.15%;中醫科、五官科、肛腸科醫院感染發生率均為0%。五、抓好環境衛生學、消毒滅菌效果及手衛生監測工作為規范全院各項消毒滅菌工作,預防院內感染,院感科加強院感采樣監測,委托縣疾控中心對全院重點科室進行了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同時加強對手術室、產房、護理部等高危區的環境衛生學監測及醫務人員手衛生的監測。對全院各臨床科室、醫技科、門診的空氣進行了監測,合格率達
5、100%。六、加強醫療廢物管理院感科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明確醫療廢物管理人員職責,落實責任制,加強醫療廢物的管理并常規督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并反饋。我院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貯存、包裝、運送、交接等做到規范管理,嚴防因醫療廢物管理不善引起醫院感染暴發。重新設計醫療廢物回收登記表,利于回收存檔。對我院的醫療廢物暫存地進行了重新選址改建。是的醫療廢物的管理過程更符合實際,減少了污染和醫護人員受傷害的機會。七、強化院感培訓及考核進行了四次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參加人員包括全院醫務人員,共118人次,培訓內容為:院感基礎知識培訓,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解讀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試行)
6、、醫療廢物的處理,醫院感染病例的診斷標準、手衛生標準預防,解讀二乙醫院院感有關標準。通過培訓,全院醫務人員及工勤人員對醫院感染的重視。醫務人員無菌操作意識得到了增強,爭取人人做到有菌觀念,無菌操作。八、消毒藥械及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為加強消毒藥械及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院感科對其使用進行常規督查及定期抽查。對消毒藥械及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抽查是每季度一次,方法是從臨床科室采樣,到物質庫房索證。結果各證齊全,全部合格。九、積極參與醫院建筑設計在新建病房樓時,建議使用感應性水龍頭、重點科室配備干手紙,院領導同意并已經實施到位,投入使用。此措施大大提高了我院醫務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
7、。建議治療室和換藥室的空氣消毒全部采用懸掛式紫外線消毒機動態臭氧空氣消毒機,其中懸掛式紫外線消毒實施不到位,將進一步完善,爭取落實到各科室。九、雖然我科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還是存在很多問題:1.醫院感染環節質量需進一步加強。2.臨床感染管理小組尚未充分發揮其作用。3.感染監測結果應定期向臨床科室反饋。4.部分臨床科室醫生對院內感染重視程度仍不夠,對病人的有關院內感染的診斷及病情分析方面存在欠缺,醫院感染登記表不能及時報送。5.各臨床科室醫護人員無菌觀念、手衛生知識仍需加強。新的一年即將到來,我科將繼續開展各項工作,并針對本年度問題,不斷完善和提高。不斷總結經驗,虛心學習,爭取二乙醫院順利通過。
8、*醫院院感科年12月19日醫院感染管理年終總結本年度,在醫院領導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落實衛生部頒布的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技術規范、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等有關醫院管理的法律法規,強化環節質量管理及全院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嚴格質量監測及考核,降低了醫院感染發病率,保證了醫療安全,全年1-12月份感染辦共監測出院病人例,96人發生醫院感染,醫院感染率為0.7%。器械消毒合格率100%,抗生素使用率60%,無菌切口感染率0,有效的控制了院內感染,確保了醫療安全。現全年工作總結如下:一、健全組織,完善管理為了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確職責,落實任務,充實了感染管理委員
9、會及感染監控小組成員,成立了感染質量檢查小組,負責每月的感染質量大檢查,完善了三級管理體系,將任務細化,落實到人,每周在院周會上及每月的質量控制反饋會上通報一次感染管理工作存在問題,各科感控組長負責整改,逐步落實各項工作,使院感工作得到持續改進。二、加強質量管理,確保醫療安全(一)質量控制:每月進行一次大檢查,每周隨即檢查,系統調查收集、整理、分析有關醫院感染情況,對存在問題及時反饋、整理,有效的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全年編寫醫院感染信息兩期。向全院醫務人員及時通報醫院感染動態,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情況,醫院感染發病率及漏報率,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總結,提出改進措施,并向全院通報。(二)環
10、節質量控制1、加強重點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手術室、供應室、產房、新生兒科、口腔科、胃鏡室、治療室、換藥室等感染管理重點科室,每周不定時檢查,做到日有安排,周有重點,專項專管,制定各重點科室感染質量檢查標準,按照醫院感染質量檢查標準對手術室重點檢查手術后各類器械清洗,消毒及室內消毒效果監測,對新生兒科督查環境管理,工作人員管理,各種物品的消毒等,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對供應室重點督查器械的清洗、干燥、包裝、滅菌程序及滅菌器械的合格率,滅菌器的監測等。對產房重點檢查醫療廢物的處理,各類器械的用后清洗、消毒及個人防護。口腔科的車針、手機、擴大針等供應室回收處理、制作成紙塑包裝等等,使各重點部門感染管理
11、制度落實到實處。2、強化衛生洗手:手部清潔與人的健康密切相關,手上攜帶的致病菌不僅潛在威脅著醫務人員及家人的健康,而且通過各種操作極易傳染給病人,為此為醫務人員提供洗手設施及洗手液、快速手消毒液等,大大提高了洗手質量,減少了院內感染。三、加強醫院感染監測及監管,提供安全的醫療環境1、采集臨床感染病歷,統計每月醫院感染發生率,感染部位及病原菌檢測情況,分析醫院感染危險因素,提出防控措施。2、每月進行環境衛生學監測:監測對象以重點部門為主,每月對重點部門的空氣進行監測,每季度對物體表面、工作人員的手進行監測,并將監測結果進行匯總分析,通過院通訊反饋給各科室。 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情況:共監測空氣、物
12、體表面、醫務人員手表面情況共127份,合格數119份,不合格8份,合格率94%。其中空氣93份,合格數85份,合格率91.4%;物體表面12份,合格12份,合格率100%;醫務人員手表面14份,采集的對象主要是醫生、護士、實習生、進修人員,合格數14份,合格率100%。消毒液8份,合格8份,合格率100%。監測血透中心使用中的透析液、反滲水共2份,合格2份,合格率為100%。3、紫外線強度監測:對新購進紫外線燈管每批次進行抽檢,對全院各臨床科室、醫技科室、門診等使用中的紫外線燈管強度進行監測,共監測燈管16支,合格16支,合格率100%。循環風消毒機32臺,每月檢查過濾網的清洗,每半年統一換一
13、次燈管,消毒效果均達標。4、對購入的消毒藥械,一次性使用醫療衛生用品進行監督管理,審核產品的相關證件。5、本年5月份感染辦開展了住院病人現患率調查,調查前對14名參加現患率調查的監控人員進行了調查方法、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個案登記表的填寫,醫院感染診斷標準等知識培訓。順利的完成了調查。調查結果:無醫院感染發生。6、對醫務人員職業暴露進行了監測:嚴格要求醫務人員執行標準預防措施,盡量避免職業暴露,并對職業暴露進行監測登記。7、開展了多重耐藥菌的監測: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多重耐藥菌知識的培訓,每周不定時了解致病菌檢測結果, 如發現多重耐藥菌感染,查明所住科室,通知科室主任、護士長并簽名,要求采取隔離措
14、施,加強工作人員自我防護,避免交叉感染。四、沉著積極應對突發事件加強AFP及麻疹的預防和控制,針對我區和我縣相繼出現的AFP及麻疹等疫情,我科每天下病房、門診進行督導,及時發現消毒、滅菌、隔離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整改,同時加強醫療廢物分類和收集處理,嚴防因管理不善引起的感染暴發,確保了兒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五、實行規范化,流程化管理編制醫院感染控制各種流程,如洗手流程、醫療廢物處理流程、職業暴露處理流程、醫院感染暴發處理流程、醫院突發公共衛生時間處理流程,以及各種診療操作流程等,并組織學習,使工作人員工作流程化,便于操作,便于記憶。六、加強醫療廢物的管理對醫療廢物暫存處進行了整修,完
15、善各項規章制度,專人回收,登記。對醫務人員及保潔人員進行醫療廢物管理知識培訓,使工作人員提高了認識,落實了各類人員職責,使醫療廢物分類、收集、儲存、交接等做到規范化管理。七、加強宣傳和培訓,提高醫務人員感染意識元月份:對全院醫務人員131人、外科全體人員21人、外科重癥監護病房16人、保潔人員24人進行了醫院感染相關知識、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監測方案、ICU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醫療廢物管理等的培訓,并組織考試,均合格。三月份:對重點科室54人、全院醫務人員90人進行了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并組織考試,均合格。四月份:對全院醫務人員72人、全院醫務人員136人、各科醫務人員90人、各科院感
16、質控員14人進行了醫院感染管理、醫療廢物管理、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傳染病管理的培訓,并組織考試,均合格。五月份:對各科監測員及護士長16人進行了現患率調查方案的培訓。七月份:對新上崗人員31人進行了醫院感染知識崗前培訓 并組織考試,均合格。八月份:對全院醫務人員109人進行了醫院感染知識與職業暴露的培訓,考試均合格。九月份:對重點科室61人進行了多重耐藥菌的培訓。并組織考試,均合格。十一月份:對全院醫務人員203人進行了手衛生規范的培訓。并組織考試,均合格。十二月份:對相關科室醫務人員64人、52人、108人進行了等級醫院評審要求、多重耐藥菌、手衛生規范等三次培訓。通過培訓提高了醫務人員的感
17、控意識和感染知識,把一些新觀念、新思想吸引了進來,使醫院感染工作規范化。通過一年的努力工作,使醫院感染質量上了一個新臺階,降低了感染發病率,提高了工作人員素質,為醫務人員及患者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及就醫環境,提高了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醫院感染管理科20年1月2日科室院感年度工作計劃為提高我院院感管理質量,進一步搞好院感管理、傳染病管理工作,保障醫療、護理安全,特制定20年工作計劃:一、醫院感染控制1、每月下到各個科室監測住院病人院感發生情況,督促臨床醫生及時報告院感病例,防止醫院感染暴發或流行。2、每月對手術室、產房、血透室等重點部門的空氣、物體表面、工作人員手、消毒劑、滅菌劑、消毒
18、滅菌物品等進行消毒滅菌效果及環境衛生學監測一次。發現不合格處,嚴加整改,直至監測結果合格為止。3、每季度對臨床科室、重點部門進行消毒隔離質量檢查一次,對檢查結果進行反饋,并提出改進措施。4、根據本年度院感監控管理要求,配合全國院感監控管理培訓基地,開展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一次。二、抗菌藥物應用:1、按照相關規定對抗菌藥物實行分級管理,定期調查住院病人抗菌藥物使用情況。2、協助檢驗科定期公布全院前五位感染細菌譜及其耐藥菌,為臨床醫生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提供依據。三、傳染病管理:1、每天收集全院各科室的傳染病報告卡、死亡醫學診斷證明書、居民惡性腫瘤報告卡,做好全院疫情報告和死亡、腫瘤病例報告工作。2、每
19、天對收集的傳染病報告卡進行審核,保證其內容完整、真實。3、收到疫情報告卡和死亡病例報告后,按照規定時限,通過國家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網絡直報。4、每月末,查閱全院本月的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出院病歷、放射科檢查結果及檢驗科陽性結果登記本,發現漏報及時補報。5、每月與醫務科核定死亡病例登記,發現漏報及時補報。6、認真做好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對醫院的疫情管理、報告的檢查工作,配合疾病預防控制部門搞好疫情調查工作。四、醫療廢物監督管理1、每月到醫院臨床支持中心檢查一次,督促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等制度執行情況,避免發生醫療廢物流失。2、每月查閱醫療廢物交接登記本一次、發現漏項及時填補。五、手衛生及職業暴露防護1、將手衛生消毒列入科室質量檢查項目,每季度抽查醫務人員進行手衛生消毒技術考核一次。2、加強職業暴露防護知識宣傳,減少職業暴露風險。3、發生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后,嚴格根據有關規定進行妥善處理。六、院感知識培訓1、本年度協同醫教科組織新進人員進行院感、傳染病知識崗前培訓一次。2、分層次開展全院醫務人員院感知識培訓兩次,提高醫務人員院感知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