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亂象:商家稱交錢即拿證
根據人社部今年修訂的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家庭教育指導師”首次正式成為國家新職業。記者了解到,家庭教育指導師證書尚未由主管部門頒發或授權頒發,但現實中相關培訓機構卻如雨后春筍,有商家宣稱“培訓即拿證”“拿證即推薦就業”,銷售價格不菲的課程。近日,也有不少消費者反映,交了數千元的培訓費,最終卻只得到了一張“廢紙”。針對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亂象,南都記者展開了調查。
培訓機構投訴集中 有學員反映被騙學費
根據網上資料,家庭教育指導師,是指從事家庭教育知識傳授、家庭教育指導咨詢、家庭教育活動組織等的人員。這一新職業剛上新,就有一批培訓機構嗅到商機,如雨后春筍紛紛冒頭。據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新注冊的家庭教育指導培訓相關企業同比增長24.39%。截至2022年5月,新注冊企業數量超過2021年增長數的一半。
隨著各種打著家庭教育指導師旗號的培訓機構“橫空出世”,相關投訴也同比增長。記者查詢發現,內容大致分為以下幾類:一是課程內容質量低,缺乏專業性;二是發證證書與承諾并不一致,涉嫌虛假宣傳;三是未按合同履約,繳費后老師直接“消失不見”。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針對“家庭教育指導師”的培訓名目繁多,課程內容五花八門。有機構將課程分為興趣取證班、就業指導班、創業全項班等。經過對比,不同機構提供的課程相似度高,有的甚至選擇一些高校教師的講課錄像拼湊出一套課程。另外,一些機構瞄準有人渴望“一證傍身”的心理,打著“無門檻、無要求,參加培訓即可拿證,拿證就能上崗”的口號進行“收割”。
據媒體報道,今年4月,張女士在一家培訓機構的微信群里,看到有老師宣稱其是國家唯一認可的培訓機構,讓張女士對證書的權威性深信不疑。沒過幾天,對方又提出“不學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就學不透”,為此,張女士先后支付了家庭教育指導師、心理咨詢師一共5986元學費。其后,張女士收到所謂的證書,經過查證后卻發現證書并非人社部認證,也不具有權威性,“官網上根本沒有證書的認證信息,群聊被解散了,老師也聯系不上。”
自發證書滿天飛 有商家承諾“包發證書”
在網上輸入“家庭教育指導師”等關鍵詞,立刻出現有不少培訓網站,只要點擊某個選項,客服的對話框就會自動彈出。記者留下手機號碼后,立馬就有機構的工作人員聯系。
一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發展前景好、國家扶持、專業人員缺口大是選擇這個職業的三大優勢,同時還不斷強調其機構的證書含金量十分高,持證即可上崗,且隨著能力的提升薪資將會越來越高。此外,還有不少培訓機構干脆“買一贈多”,除獲得家庭教育指導師證書外,還附贈注意力訓練師、行為矯正師及職業規劃師等證書,甚至承諾拿證后可推薦就業。
電商平臺上,也有不少商家兜售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課程。“挑戰時薪1000、考試押題、證書包發、免費補考”是不少店家打出的噱頭。根據一店家客服介紹,“發證單位為中國教育部直屬單位,含金量十分高。”
從上述培訓機構頒發的證書樣本來看,基本都是“專業人才職業技能證書”,并非職業(執業)資格類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大多為不知名的機構頒布。經記者簡單統計,網上目前號稱由“權威部門認證”或由各類行業協會、學會頒布家庭教育指導師的證書就有十幾種,而各類培訓機構自行頒發的培訓證書更是難以計數。
事實上,今年9月29日,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全國婦聯等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防范以“家庭教育指導師”名義開展違規校外培訓的提示》提到,“家庭教育指導師”尚未納入《國家職業資格目錄(2021年版)》,相關主管部門未頒發或授權頒發“家庭教育指導師”證書。
專家: 相關缺口并非宣傳中那么大 需嚴查虛假宣傳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認為,首先,“家庭教育指導師”是對家庭教育進行指導的指導師,給家長進行面上的家庭教育理念普及以及個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受眾是家長。需要家庭教育指導師的機構主要為中小學、幼兒園、社區以及面向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指導的社會機構。考慮到家庭教育指導與學生心理健康指導有很多類似之處,按配備心理教師的標準配備家庭教育指導師,我國需要家庭教育指導師在10萬左右,而不會是一些機構宣稱的幾百萬之巨。“有的培訓機構就一直炒作,宣稱社會的需求有幾百萬,獲得一張家庭教育指導師證書將捧上‘金飯碗’,這有很強的迷惑性。”熊丙奇稱。
熊丙奇表示,通過培訓獲得的家庭教育指導師證書,不是職業資格證書,而是能力評價證書,是由社會機構進行的評價。是否得到認可,要看培訓的質量與家庭教育指導師本身是否具有指導家長的專業能力。所有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的機構,按照法律的規定都必須是非營利性,而不能以逐利為目的。監管部門要加強對機構的監管,嚴查虛假宣傳,“而選擇家庭教育指導培訓的人員,不要想著賺大錢,輕易被機構忽悠。”
采寫:南都記者 張思琦